国新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行业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搭建智慧教育空间为新师范教育体系提供人才支撑

时间:2020-12-29    来源:国新文化教育研究院    作者:国新文化教育研究院

作为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华南师大一直承担着教师专业培养与教学模式探索等重要任务。2015年,华南师大在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基础上组建了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培养教师与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的专业水平,为华南师大的“新师范”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的人才储备,是构建新师范的关键力量。华南师大以提升师范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培养教师/师范生信息化素养为重点,把智慧学习空间作为教师/师范生专业实训与研讨交流的重要载体。依托教育信息化技术,华南师大以教师发展中心为核心,构建了“砺儒·新师范”创新学习空间和教师教学技能实训中心两大智慧学习空间,通过智慧实体空间和泛在虚拟平台结合,实现实训教学、能力测评、教师培训、成果展示、资源汇聚五大功能。在智慧学习空间的常态化运营下,华南师大形成了教师人才与师范生储备“两手抓”的师范教育体系。

搭建智慧教育空间,提升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依托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教育空间实现了互通互联。其中,木铎空间为学生们创建了基于自主学习的公共空间;创新创业教室供师生进行小班教学、项目协作、小组研讨等;跨校区互动教室可容纳56-118人,支持跨校区课程直播、录播、多教室教学互动等功能;精品课程录制教室可进行小班教学、课程录制、教学观摩、分组讨论等。

教师发展中心构建了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实训与教学资源的完整体系,通过组织教育信息化技术培训、网络培训、教学沙龙、竞赛等活动,加强师范生信息技术实践,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2018年,教师教学技能实训中心在原有空间基础上,围绕“实学、实训、实习”一体化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信息化升级,打造出“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实践空间。实训中心充分发挥“互联网+”功能,构建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师范实习生三方相互交流与促进的支撑环境,包括微格教室,可进行多种形式交流互换的活动。完成日常理论学习之后,学生们可以借助微格教室、教学技能实训室等,进行教学模拟实训。实训室有录播功能,学生们可以通过屏幕、黑板等工具来模拟真实上课场景,教学训练录播完成后,学生可以在平台下载自己的视频,发现自己在讲课环节的不足,更高效地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华南师大教师教学技能实训中心

搭建智慧教学资源平台,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

“2018年9月至今,我将教师发展中心的智慧教室、作业管理系统,以及教研平台等与我的教学法相关课程深度融合,开展智慧教室环境下,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教学改革实践,成效显著”,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刘喆副教授说道。近年来,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进一步拓展教育资源建设及教育信息化推广应用,建设了“砺儒云平台”,搭建了华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网,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等。通过整合与优化各类教学资源,教师发展中心实现了自主研训的全流程管理,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了师范生教育质量。

老师们现场连线协同教研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刘喆老师在参加教师发展中心的网络培训课程之后,快速在“砺儒云课堂”搭建混合式在线课程,进行课程与资源管理;结合开设课程特点,依托“砺儒云课堂”发布公告通知、教学资源和进行过程性学习质量监控;运用腾讯课堂开展直播教学,营造“课堂临场感”;择取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优质资源,对本课程起到有益补充和延展作用。刘喆老师这样的授课模式,充分体现了华南师大在教师信息化应用工作的扎实功底与突出成绩。

教育大计,教师为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资源;师范教育是教师培养的主阵地,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未来,教育信息化将继续成为新师范体系的重要抓手,促进教师专业人才培养,推动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

原文发表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智慧教育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