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行业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研究

构建区域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潍坊经验”

时间:2022-05-24    来源:教育新观察     作者:杜晓敏

自2002年,山东省潍坊市力求突破传统信息技术学科局限,从“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实验室”百校试点到实施“311”工程,即进行300所电脑制作活动示范校、100所机器人教育示范校和10所信息学奥赛特色学校建设试点,以点带面,逐步实现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通过五个着力点,潍坊市构建起区域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实现了全学校、全教师、全学科参与,以及融教学、融实践、融应用式的纵深发展。

一、着力构建区域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支撑体系

依托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完善市、县、校三级联动政策体系,构建区域协同推进机制,形成专业引领、智力支持、资源协同、学校实践的新机制。

2020年8月,潍坊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常识教育的通知》,在全市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常识教育;同年9月,潍坊市教育局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发布《潍坊市义务教育阶段编程课程指导意见》。在此背景下,潍坊市积极开展编程教育、人工智能常识教育等,3-8年级学生每学期开展不少于5个课时的编程和人工智能教育。

同时,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将学生人工智能学习情况纳入市政府教学成果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督导评估等。

二、着力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师资“1+N”模式

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关键是师资。潍坊市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为主,统筹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学科、创客教育、STEAM 教育等师资,吸引其他学科教师广泛参与,构建起“专业引领、教研支撑、学习跟进、能力认证、活动提升”的人工智能教师专业成长模型。依托科研机构联合举办人工智能教师培训,开展常态化研修活动,在教师群体中构建起学习共同体、研修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等。

目前,潍坊市已形成160人的兼职讲师团队,2100余名专兼职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全面覆盖义务教育学校,保障了人工智能教育的顺利实施。

三、着力构建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

由于人工智能教育尚缺乏国家层面的课程标准、课程规划和课程评价,潍坊市着力构建科学化、生活化、情景化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开发《人工智能常识》,供3-8年级教师参考使用,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和实施的科学化、规范化。

通过信息技术课、社团活动、延时服务、研学实践、竞赛活动、泛在学习等多元化路径实施,潍坊市开发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普适性课程资源,建立评价体系,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融合的人工智能学习生态系统。

2017年9月,由各县市区统筹建设了潍坊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云学习平台,满足了区域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学习需求,提供课程资源数量2万余条,供学校师生免费使用,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延伸;提供泛在的学习服务,建立人工智能教育学生专属作品库,跟踪并记录学生学习轨迹和成果作品,并通过作品报告的方式记录学生成长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游戏化的氛围中实现素养的提升;构建学生学习能力分析大数据模型,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人工智能学习情况进行精准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实现个性化精准教学。

潍坊市奎文区孙家小学的学生们在人工智能教育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四、着力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的模式

以体验为先,努力让人工智能学习沉浸在智能化的生活中,走出一条“做中学”的新路径。自2020年起,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建设”的思路,全市累计吸引企业投资2.48亿元,推动高标准建成15处人工智能学习体验公共中心,涵盖教育大数据研究、新技术成果展示、学科融合研发、学生创客体验、人工智能教学应用、5G应用研究、个性化学习、亲子互动体验、教师信息与智能技术培训等9个板块,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人工智能学习体验和职业体验,创新性地扩大了学生实践体验的场域,参与学生累计达136.5万人次。

为培养优秀人才,潍坊市在中小学校设立13处青少年人工智能科学院,通过周末开放日、假期夏令营等活动方式,对青少年进行特长培养。统整全市创客空间升级,建成1183个人工智能学习空间。利用NOC(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世界机器人比赛、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信息学奥赛、潍坊市中小学生创意程序设计大赛等国家、省、市三级活动平台,搭建学生展示、提升的多种路径,激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展现人工智能教育成果。

五、注重构建多方协同推进体系

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工智能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区域普及。潍坊市先后与北京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引进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学习资源和平台,吸引课程、资源、技术、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与支持。与华中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联合育人,引领学术和科研高质量发展,引进、应用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研究成果,有效促进潍坊市人工智能教育区域普及。充分发挥学校各自特色,组建人工智能教育行动研究学校和研究共同体,定期组织交流展示、调研指导、案例分享等活动,形成共同发展格局。

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有效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潍坊市中小学机器人大赛成绩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2018年以来,全市学生参加人工智能类大赛活动共获得全国奖1568项、省级奖2081项,参赛人数和获奖数全省领先;2019年至今,全市蝉联NOC全国决赛获奖总数全省第一;2021年,全市参加全国创意编程大赛的学生数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下一步,潍坊市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尊重教育规律,高质量开设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打造更加良好的区域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系统,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系潍坊市教育信息化研究院院长,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